导读: 鱼,是大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鱼肉蛋白高,热量低,富含“脑黄金”,是人类摄入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应吃280—525克鱼肉……
鱼籽能壮阳?
鱼籽是雌鱼产生的卵子。不少人认为鱼籽可以壮阳,但这并没有科学依据。
其实,鱼籽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A、B、D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吃鱼籽不仅能预防发育不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健脑的功效。
注意:
鱼籽胆固醇含量相当高,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少吃。小朋友也尽量少吃或不吃鱼籽。
原因是:鱼籽是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孩子吃了容易消化不良;有的不良商家为增加产量,会给鱼喂食含激素药物,孩子吃了有性早熟的风险。总的来说,鱼眼、鱼头、鱼皮、鱼籽等,虽然很难达到(有些根本没有)大家追求的神奇效果,但它们跟鱼肉一样,终归是可以吃的。
但是鱼身上有个部位,是万万不能吃的!这个部位,比砒霜还毒,绝不能吃!
这个部位就是鱼胆!
民间有“鱼胆能清热、凉血、明目”的说法。因此,即使鱼胆再苦,不少人也会忍着吞下去。可是,结果呢?每年因吃鱼胆而造成悲剧的事例一桩接一桩!
实际上,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数淡水鱼,如青鱼、草鱼、鳙鱼、鲳鱼、白鲫等,它们的鱼胆中都含有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特别耐高温、还不怕酒精泡。因此,无论是生吞、熟食还是冲酒喝,都可能使人中毒。
一般鱼越大,吞食下去的胆汁就越多,中毒就越严重。通常只需2.5克,就能让一个成人中毒甚至死亡。可怕的是,一条1-2公斤的鱼,胆汁就够这个量了!中毒后,轻则会恶心、呕吐、拉肚子,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肝损害、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大家千万不能“以身试胆”哦!
最后分享一个小窍门:如果剖鱼时不小心把鱼胆戳破了,应立即用苏打水或40度米酒把鱼肉擦洗一下,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实在不放心的话,那就丢掉吧!毕竟生命最可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