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按照《规划》,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构成的都市圈,将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共享模式,促进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按照《规划》,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构成的都市圈,将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共享模式,促进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
《规划》指出,四市要重点打造医疗协作共同体和公共安全保障共同体。加强医疗资源联合共用,积极新建更多优质跨区域医联体;推进医疗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优化电子健康卡卡管系统,有序扩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范围及互认项目;强化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协同,探索统一防控标准。
《规划》强调,四市要健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探索统一防控标准,统筹调度防控资源力量。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提升就医便捷性方面,成都将推动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等多形式医联体建设,建立疑难重症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牵头组建8个优势专科联盟(皮肤专科、呼吸危重专科、神经内科、心血管专科、胸痛专科、肾病透析专科、骨科、肿瘤专科联盟);搭建简阳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心电图协作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络。成都市级医院、市级质控中心均向德、眉、资开放线上线下培训资源,推动成德眉资25家(省部级9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实现同级别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起500余人的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库,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
在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及监测预警机制方面,成都市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形成公共卫生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的日常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平战结合的医疗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