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们(ctrl+D)!

人人健康网|健康常识饮食季节保健人群中医运动|食材菜谱知识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常识 > 养生资讯 正文

掏耳朵暗藏4大危害,一不小心还掏出病!

2018-02-26 15:37:14 来源: 人人健康网 标签:

导读: 挖鼻孔、抠肚脐、掏耳朵,堪称人生三大乐(恶)趣。尤其是从中弄出一大坨不明污垢时,那成就感真是杠杠的。别不好意思承认,背地里偷偷干这些事儿的人有你吧?没办法,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勤(shou)快(jian),不“抠抠挖挖”就不舒服。你以为你这是爱干净的表现……

3.保护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聍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致变干,从而使鼓膜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

耳屎好处那么多,但是有时候耳朵痒,感觉耳屎很多,还要不要掏呢?

平常该不该掏耳屎?

不管你是干性还是湿性耳屎,除非有不适症状,否则不需要处理。

首先,耳道本来就有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够自行排出。

比如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悄悄地从耳道里溜出来。

其次,频繁掏耳朵坏处多。比如:

划伤外耳道皮肤,引发感染;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虽说一般情况下,这种肿瘤都属于良性,但是其实也有2%的恶变率;频繁掏耳朵,会加快“耳朵死皮”脱落,会让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痒;不小心捅破耳膜,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是丧失听力。

所以,别手贱,不要有事儿没事就去掏耳朵。但是,若平时耳朵痒了、耳屎多了,那掏掏倒也无妨。